空港新城:坚持稳中求进,推进临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空港新城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新区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推进“三个年”活动,切实抓好八个方面重点工作,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前三季度,航空运输高速增长,工业经济质效提升,消费活力持续释放,经济稳定恢复势头进一步巩固。

加强调度研判 稳住新城经济大盘

一是经济规模大幅攀升,前三季度,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9.17亿元,同比增长14.4%,GDP总量已超过2022年全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3128.9万人次,同比增长180%;货邮吞吐量19万吨,同比增长24.5%。二是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前三季度,新增市场主体26249家,其中企业数量12796家,市场主体总量达到73562家。三是新增“五上”企业52家,其中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9家,净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2家,另储备6家规上文化企业、2家服务业企业,年度完成入库,进一步为新城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激发增长动能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通过走访调研,持续深挖企业发展潜力,一是产业结构显著优化,加快企业招引聚集和培育纳统,陕三建、特莱晶等一批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行业龙头企业纳统,拉动第二产业规模显著提升,三次产业结构从去年同期的16:16:68优化为今年三季度的13:25:62。二是内贸指标提速增长,前三季度完成限额以上零售额6.52亿元,同比增长37%;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8.7%,位列新区第一,消费能力不断提升。三是外贸指标稳步推进,前三季度进出口完成35.5亿元,同比增长5.23%;服贸进出口额统计超过5000万美金,增长率超过15%;新增外贸企业9家,跨境电商进出口累计实现1122万单、17.8亿元,单量同比增长15%,交易额增长11%。四是新兴产业带动有力,前三季度,临空高端服务业完成营收70.8亿元,同比增长29%,服务业新兴领域增势良好;规模以上航空制造业完成产值6.5亿元,同比增长48%,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6%,加快培育新兴产能效果显著。

凝聚合力攻坚 全面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2023年共安排重点项目近100个,为全面落实全省“高质量项目推进年”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一是创新机制优服务,研究出台《重点项目管理办法》《空港新城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方案》等服务机制,组织康龙化成、幸福航空、自贸蓝湾一区等7个项目参加省、市及新区重点项目观摩,同时9月、10月开展新城项目观摩活动,不断促进重点项目建设统筹推进。二是强化调度破难题,成立新城高质量项目推进工作专班,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季考核、年谋划”机制,统筹促进项目建设提质增效,逐步强化项目策划包装、签约洽谈、招引落地、开工建设、竣工投运五大阶段全周期服务调度。三是凝心聚力提效率,新城各职能部门进一步形成工作合力,成立专业的投资服务团队和帮办代办队伍,助推项目顺利实施。自2020年专项债发行以来,已为38个项目争取资金约82亿元;大力推行产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实行“容缺+承诺制”审批模式,为朋邦工业园、云冠时代广场等32个项目办理临时施工函,扫清项目开工障碍。

精准施策解忧 助力企业蓬勃发展

梳理形成《西咸新区空港新城普惠性产业政策汇编》《2023年普惠性产业政策包》,为先进制造业企业、基地航司及航空物流业企业、科创业企业、现代服务业企业、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企业、文旅业企业、临空会展业企业、金融业企业按类别整理适配政策,提高政策供给精准度。同时 ,印发新区、新城2023年度产业奖补政策兑现申报公告,通过新城官网、微信公众号同步发布,严格按照政策兑现工作流程组织企业申报,积极推进审核兑付。截至目前,空港新城共为71个申报主体及915个申报个体(人)兑付新区、新城各类产业奖补政策资金11442.74万元。

抢抓机遇发展 持续扩大对外开放

一是空中开放大通道不断织密,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已累计开通386条客货运航线,国际航线累计开通达104条,第五航权航线4条,通达全球40个国家,83个枢纽城市,初步构建起“丝路贯通、欧美直达、五洲相连”航线网络格局,并实现对中亚“五国六城”的通航全覆盖,使西安成为全国唯一通航全部中亚五国的城市。二是对外开放平台功能加速完善,依托六大功能优势,空港新城已先后取得144小时过境免签城市、西北首单保税航油业务、西北首个“国际航材超市”、全省首例飞机进境维修、全省首单A320模拟机保税融资租赁等一批突破性成果,获批5类指定口岸功能,综保区进出口规模进入全国百强,国际快件通关量全国第六,中西部第一。三是自贸制度创新改革先行先试,陕西自贸试验区空港新城功能区成立以来,累计形成65项创新案例,其中4项全国复制推广、2项国家部委认可、6项全省复制推广、3项全省最佳。今年以来,航空口岸平均进口通关时长36小时,出口通关时效0.8—1小时,较上年同期压缩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