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必备,中秋硬核冷知识

中秋节作为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在新千年的新纪元里,除了代表了3天假期,也传承了团圆、祈福的价值期望。

中秋从何而来?

在《周礼·夏官·大司马》中有“中秋,教治兵”的描述,但这里的中秋指的是秋季的中间月份而并非指的某一天,显然跟我们今天所讲的中秋有一定差别。

到了唐代,诗人刘禹锡一首《八月十五夜玩月》仿佛让我们看到了盛唐的中秋不夜城,但可惜的是赏月有其实,中秋无其名。直到宋代,中秋节才成为了官方和民间公认的一个法定节日。《东京梦华录》有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至此以后,中秋的内涵,越来越具体也越来越丰富,人们对家的思念,有了一个明确的去处。

外国人也过中秋?

汉文化的辐射范围很广,这也导致有很多节日也是相通的。比如韩国的中秋节名为“秋夕”,《新罗本纪》中就有相关的记载。日本的中秋节被称为“十五夜”,会吃月团子、芒草、芋等。除此之外,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等国也都有相似的庆祝活动。

但在亚洲以外的西方好像并没有特别庆祝满月的节日,这也是中西文化差异的一种体现。因为在西方,满月更象征着混乱和恐惧,狼人的传说就很能表现此种意识。

在中国,中秋节融入“团圆”之意可能是源自南北宋之交,此时神州大地战火连连,亲人们天各一方,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秋风萧瑟中的一轮明月,无疑给了当时的人们很大的慰藉。

古代怎么过中秋?

中秋寓意团圆,最重要的是跟家人在一起,但具体活动不一而足,比如如今的中秋节,除了饮酒聚餐,大部分人赏月可能都在朋友圈里,更多的时间可能是跟家人一起聊天看电视。

所以古人们中秋都干啥呢?作为明末清初吃喝玩乐指南的《红楼梦》或许能给我们一点线索。

红楼梦写过三次中秋,但最详细的是第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赏中秋新词得佳谶”,从名字也能看出,文人嘛,不念诗那能算是过节?。

除了念诗,还有一个重要的活动是祭月,这也是古代的传统习俗了,在科学介入以前,日月都有很强的神性。

当然娱乐活动也是少不了,不过贾府大院玩的也不新鲜,就是击鼓传花,轮到谁就讲个笑话,这大概也是贾政全书唯一一次的娱乐人设,非常有意思。

当然,还是有让人羡慕的地方,贾家的中秋是在自家大观园里过的,不论是山上的凸碧山庄,还是水上的凹晶溪馆,都是专为赏月而设,这个配置在当下来说确实是很难见到了。

月饼可以有多少花样

月饼的模具俗称月饼印,最早可追溯到宋朝,是非常可以反映出民俗民风的器具,比如南方通常比较小巧,造型多样,北方多是体积偏大,造型统一。

2020年復盛雕版印刷博物馆举办了古代月饼模具展,为我们展示了古人的工艺和趣味。

在题材上多以神话故事、吉祥图案为主,比如“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等。除了图案还会有“福”、“禄”、“禧”、 “合家团圆”、“丰收”等祈福纳祥的文字。

不管馅料再怎么变,人们对月饼的情感投射是一直存续的。

不变的月光

根据假说,月亮很有可能来自于地球形成早期跟一颗名叫“忒伊亚”行星的碰撞,这也就是说,如今的月球也有地球曾经的残骸。

不仅如此,月球的潮汐力,将浮游植物和微生物推到了沙滩和浅海,这给地球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并产生了孕育复杂生命的条件。

所以,月亮从来都不只是一个遥远的亲戚,而是跟我们产生过很深羁绊的真正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