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空港新城养老服务发展(2020-2022年)实施方案》的通知

陕空港办发【2020】33号

管委会各相关部门,各街镇:

《空港新城养老服务发展(2020-2022年)实施方案》已经管委会2020年第44次专题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陕西省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2020年9月24日


空港新城养老服务发展(2020-2022年)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新区关于加强养老服务发展工作的决策部署,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陕政办发〔2019〕36号)《陕西省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西咸新区养老事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新城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建立“1+N”养老服务模式,即1个综合社会福利中心、N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农村互助幸福院,积极打造15分钟“养老圈”。到2022年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二、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一)大力推进养老机构建设。大力推进新城综合社会福利中心建设,强化兜底保障功能,鼓励通过市场化、连锁化、产业化等方式,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床位利用率,到2022年底前将空港新城综合社会福利中心打造成省内外有影响力的五星级养老服务机构,引领新城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落实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养老机构享受同等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和运营补贴制度。(由人社民政局牵头,财政局、教育卫体局、市场监管分局、各街镇配合)

(二)大力推进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新建居住小区要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配套建设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依托综合服务设施和闲置资源,采取购买、置换、新建和租赁等方式,建设日间照料中心。2020年完成北杜街道阳光里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到2022年底实现辖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按照政策规定,落实省、新区、新城三级建设和运营补贴政策。(由人社民政局牵头,财政局、自然资源局、规划住建局、各街镇配合)

(三)补齐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短板。鼓励整合利用闲置资源加大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力度,因地制宜设置服务功能,满足农村老年人不同层次的养老需求,到2022年对未列入新城规划区永久保留的行政村,确保一村一院。按照规定落实省、新区、新城三级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补贴政策,加强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和管理,建立运行管理和绩效评估机制,提升管理服务水平。2020年完成太平镇石刘村和庙店村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2021年所有建成农村互助幸福院正常运转。(由人社民政局牵头,财政局、自然资源局、规划住建局、各街镇配合)
(四)推进适老化设施建设与改造。加强老年人家庭及居住区公共设施无障碍建设与改造。将适老化设施建设纳入新城居住区(村)规划建设中,重点对老年人居住区原石坡道、轮椅坡道、公共出入口、走道、楼梯、电梯等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设施和部位进行适老化建设和改造。2020年底前,采取政府补贴,对纳入特困供养、建档立卡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按照《无障碍设计规范》实施适老化改造。(由人社民政局牵头,财政局、各街镇配合)

三、积极探索和创新发展模式

(一)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推进养老机构向居家和社区开展养老延伸服务,为居家养老提供服务支撑。以社区为平台,加强为老服务设施与社区服务中心及社区卫生、文化、体育等设施的功能衔接,发挥社区公共设施的服务功能,形成专业服务、社会支持、家庭陪护组成的综合为老服务网络,满足居家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由人社民政局牵头,党政办(智慧办)、财政局、教育卫体局、各街镇配合)

(二)探索智慧养老服务模式。采取“互联网+”、智能化呼叫、手机APP等信息化手段,融合养老服务组织、社区卫生机构等,开展老年人健康管理、紧急救援、服务预约、物品代购等便捷化、个性化服务。2020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特困供养、经济困难失能、半失能、失智老人免费提供智能手环,利用电子围栏等技术和社区“天眼”为特殊群体老年人进行健康和动态监测,及时为老人提供科学、精准、便捷、高效的服务。到2021年至少建成1个智慧养老社区。(由党政办(智慧办)牵头,财政局、教育卫体局、人社民政局、各街镇配合)

(三)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加强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2020年确定咸阳市中心医院、泾阳县医院、空港新城北港医院为签约合作医疗机构,通过开通预约为老服务绿色通道,利用医疗、设备和技术优势为养老机构老人提供便捷的医疗康复服务,同时为老年人提供定期体检、上门巡诊、病床护理、健康管理等基本服务。积极探索辖区北港医院、街镇中心卫生院利用可用医疗资源进行功能结构调整,建立老年护理、康复床位。推进空港新城综合社会福利中心内设立医疗室。由医生、资深护理人员、社工、康复师组成服务团队,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康复训练、生活护理等综合性养老服务。(由教育卫体局牵头,财政局、人社民政局、各街镇配合)

(四)大力推广互助养老。建立“低龄帮高龄、健康助失能”互助养老平台,建立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以党员干部结对、志愿者服务和邻里守望等常态化方式,为老年人提供邻里互助、日间照料、搭伙助餐、临时托养等服务。开展“党建+关爱服务”活动,积极引导动员党员、离任村干部、退役军人等群体投身关爱服务工作,通过建立关爱档案、开展日常走访、建立信息反馈制度等措施,重点解决“老人需求上不来、政策宣传不下去”的难点。建立为老服务“时间银行”制度,将服务者为老服务时长存入“银行”,在辖区内“通存通兑”,引导鼓励更多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成为养老服务管家,激发更多为老参与者的服务意识和能力。2020年在太平镇开展试点工作。(由人社民政局牵头,财政局、教育卫体局、各街镇配合)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要把养老服务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协调配合,明确责任分工,定期研究谋划,制定具体措施,统筹协调推进,确保各项工作落细落实。

(二)继续落实税费减免等扶持措施。养老服务社会组织(企业)符合现行政策规定条件的,可享受小微企业等财税优惠政策。对在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助餐助行等为老服务的,给予税费减免政策。落实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政策,落实养老服务机构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享受居民价格政策,不得以土地、房屋性质等为理由拒绝执行相关价格政策。

(三)建设专业养老服务队伍。坚持“培养、选拔、使用、激励”并重的原则。一是促进养老服务职业化。鼓励与新城有合作关系的院校和培训机构开设养老行业经营管理、老人照护等方面专业班次,与辖区内养老服务用人单位合作开展订单培训或员工培训,引导辖区城镇“4050”人员和转移就业劳动者进入养老服务领域,培育梯队结构合理、后续资源丰富的养老服务工作队伍。二是强化从业人员专业化培训。将养老服务机构负责人、养老护理员及其养老相关从业人员相关专业学习培训纳入新城财政年度预算,加强对老年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三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积极引进养老服务人才。通过为养老服务机构提供公益性岗位支持,为表扬和鼓励志愿者将爱心投入到养老服务发展行业给予物质奖励,以及对志愿者工作的推广、对志愿精神的提倡等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养老服务中得以体现。在养老服务领域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过硬、以专业为主体,慈善义工、社工、志愿者广泛参与的人才队伍。

(四)营造良好氛围。加强养老服务政策宣传,引导老年人转变传统养老观念,接受养老服务新理念、新模式。积极开展敬老孝老助老教育活动,树立和表彰敬老爱老先进典型,积极传播正能量,弘扬孝道文化,促进家庭和谐,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养老服务事业的良好氛围。

(五)加强监督检查。党委、管委会将定期不定期对养老服务工作开展督导检查,建立检查通报和督导落实机制,加强监督指导和考核评估,确保新城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