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西咸新区空港新城与西安国际港务区201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区通办”

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四最”营商环境,助力陕西外向型经济发展。近日,西咸新区空港新城联合西安国际港务区,充分发挥“自贸+口岸+跨境+保税”的叠加优势,努力探索“双港联动”政务服务便利化新路径,联合推出201项政务服务事项省内“跨区通办”,涵盖企业设立、变更、税务、社保办理全流程服务,实现省内两区全流程商事政务服务事项首次深度融合,为建设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大通道共同贡献“双港力量”。

自古以来,西安就是中国重要的对外开放门户,西安这个不沿海、不沿边的城市,正借助“空港”和“陆港”两大平台,打开对外开放的“黄金通道”。

一个架起“空中丝路”联通全球,一个开通“长安号”连接亚欧,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和西安国际港务区具有共同的开放功能,双方优势明显、功能互补,是大西安向西开放的“双门户”,是推进双循环新经济格局形成的“桥头堡”,共同承担着“构筑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的历史使命。

近年来,省、市一直加快推进“双港联动”,提出要推动多式联运、协同发展,强化“空港”与“陆港”联动,构建综合交通体系。为此,空港新城和国际港务区紧密联系,在自贸、口岸、跨境、保税等多个领域开展合作和探索。2020年,空港新城还联合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安高新区等共同成立西安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联盟,群策群力描绘临空经济发展新蓝图。

微信图片_20210325150252.jpg

“跨区通办是‘双港联动’的一个新突破,不但提高了办事效率,还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空港新城行政审批与政务服务局局长王致杰表示,跨区通办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提升双方制度创新的集成性、系统性和有效性,让“空港”与“陆港”联系更紧密,实现双赢的发展局面。

近年来,随着西安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升,一批跨境贸易企业在“空港”和“陆港”均有业务开展。西安新航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物流、贸易、金融服务为一体的供应链综合服务商,企业创始之初在国际港务区开展物流业务,2017年进军空港新城发展航空物流业务,业务版图逐渐扩大。如今,公司还计划在空港新城建设新航国际物流贸易中心。

“太好了,我们今后办理业务会方便很多,不用再跨区域往返了。”西安新航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行政部经理赵蕊表示,非常期待跨区通办的实现,相信企业也将借助“双港联动”而实现更加快速的发展。

微信图片_20210325150301.jpg

空港新城是国家级新区——西咸新区的五大新城之一,是西安、陕西对外开放的空中门户,空中丝路的重要节点,已获批国家级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新城规划面积144.18平方公里,自贸区面积13.8平方公里。作为空中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空港新城航空枢纽地位显著,区内拥有全国八大枢纽机场之一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是航空、铁路、高铁、高速公路交汇的综合立体交通枢纽,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起飞,2小时航程可覆盖全国75%的领土、85%的经济总量。

近年来,空港新城充分发挥临空特色,大力发展临空经济。目前,已经联合机场开通、加密35条全货运航线,2020年航空货量达到37.6万吨,跻身“全国十强”,初步形成“丝路贯通、欧美直达、五洲相连”的国际航线网络格局,构建起陕西省融入世界、开放发展的航空大通道,正加速打造一流国际航空枢纽。目前,东航、深航、川航等14家航空公司总部等临空企业项目先后落地,初步形成了包括飞机维修、航材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物流运输在内的临空经济全产业链,临空经济产值突破110亿元。

西安国际港务区是陕西省、西安市为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而设立的经济先导区,是陕西自贸区核心板块(国际港务区功能区面积22.62平方公里)和第十四届全运会主场馆所在地。园区位于西安市主城区东北部的灞渭三角洲,规划建设面积89.89平方公里,GDP、固投、社消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位居西安市开发区前列。

西安国际港务区以“建设内陆第一大港,服务全国向西开放”为目标,以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为突破,坚持港产、港贸、港城一体化融合发展,园区已步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2020年,中欧班列长安号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和跨越式增长,全年共开行3720列,同比增长1.7倍,运送货物总重281.1万吨,是上年的1.6倍,在中欧班列质量评价中位列全国第一,成为运输时效最快、智能化程度最高、线路辐射最广、服务功能最全、综合成本最低的“五最班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