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现场教学为干部教育培训提级赋能

空港新城作为陕西对外开放的重要阵地,依托“临空、自贸、保税、口岸、跨境、航权、枢纽、冷链”八大优势,创新干部教学培训模式,聚焦“新、精、优”三大核心,坚持推动“理论+实践”深度融合,精心打造现场教学课堂。今年以来,共承接中共西安市委党校主体班次开展现场教学3场次,参训150余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新”模式。在持续深化同中共西安市委党校人才发展战略合作基础上,打破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把现场教学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移动课堂”。通过产业一线、重点项目、研发基地等实景教学,采用“观、巡、闻、辩”的教学流程,强化学习与实践的结合,实现教学闭环。同时,将教学与“讲好空港故事”相结合,不断扩大空港品牌影响力。

在临空经济展示中心,学员们通过“文化+图片、沙盘+影片”的巧妙融合方式,深入了解空港新城的发展历程、区位优势、建设成果及未来规划。1:700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动态微缩模型,生动展现了T2、T3航站楼以及即将建成的T5航站楼和站前综合商务区,可视化的呈现、互动化的表达让“对外开放”这四个字栩栩如生。在RCEP企业服务中心,学员们了解到作为西北地区首个省级服务中心,在帮助企业充分应用FTA政策和规则,进一步提升贸易和投资发展水平,释放自贸试验区创新优势与FTA政策的叠加效应,助力陕西外向型经济跨越式发展。

“精”主题。聚焦创新驱动、对外开放、临空特色等空港属性,围绕“科创向新、开放向同、强链向荣”三大主题,针对不同班次、学员特点,整合教学资源、匹配教学点位、设计教学路线,开展定制化主题培训。通过观摩现实的“教材”,倾听现实的“案例”,让学员真切感受空港新城推动高质量发展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先进经验,近距离感受新城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实践成效。此外,这一培训模式也为企业提供了广泛的对接资源,助力企业更快更优发展。

在东航赛峰,学员们了解了起落架维修项目的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特点,充分认识到综合保税区的功能政策优势,为进一步助力航空维修产业补链、强链发展,实现维修带动产业链延长、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起到的关键支撑作用。在梅里众诚,学员们实地参观了亚洲最大的P3等级动物实验室和国内最大的病毒灭活疫苗悬浮培养线,通过了解动物疫苗的生产流程、质量监控体系以及科技创新、产能产值等方面的内容,深刻认识到生物医药项目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优”体验。近年来,空港新城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充分发挥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和“空中丝路新起点”优势,成功吸引众多拥有领先科技成果的优秀企业入区落户。为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成效能级,空港新城遴选辖区特色优质企业和具有代表性的点位,向深向广不断拓展教学体验维度,组织学员在科创产业一线中学、思、悟,切实增强本领、提升能力。

在湄南高科,学员们进入研发中心的实验室,在工作人员的实验操作下,目睹了原材料经过物理反应,变成应用于荒漠治理“良方”的神奇过程。在试验田中,见证了其为全球荒漠化治理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西北航训,学员们通过实际体验飞行模拟器、静态撤离训练器、客舱灭火训练器等设施装置,真实感受到空乘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改革在推动民航产业健康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在乐思医疗,学员们通过亲身体验运用前沿技术的骨密度检测设备,切实感受到新质生产力在医疗器械创新之路上的科技成果,对未来医疗大数据在临床和科研领域的应用解决方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下一步,空港新城将进一步围绕科技创新、对外开放、临空经济等“空中丝路新起点”战略载体,持续放大中共西安市委党校现场教学点的示范引领作用,努力在转化实践研学成果、提升干部培训质效上实现新的突破,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同并进。